网点查询BRANCH TRACKING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区域协同 推动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

来源:  发表时间:2024/5/16 8:59:22

现代物流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重点培育的行业。

天津、重庆、上海等试点示范省市结合工作实际,在多领域多环节发力,加快组织模式、业务模式和规则创新,为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其中,深化区域物流协同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西部陆海新通道纵贯中国西部地区,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构建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数据显示,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78条,是2021年的5倍多,创造通道运营5年来的新高,物流网络已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

紧抓这一风口,自建设以来,通道沿线的重庆、成都、贵阳、南宁、昆明等城市货运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例如,重庆2021年实现陆海新通道货运量11.2万标箱、货值187亿元,相比2017年分别增长37倍、31倍。小康工业、宗申集团、庆铃汽车等“重庆造”产品直达海外,柑橘、洋葱、柠檬等特色农副产品首次通过海运冷链原箱出口。

与此同时,陆海新通道还有效联通中国与东盟国家,促进了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将中国内陆地区与东盟间物流周期缩短10天以上。2021年,重庆对东盟贸易额超170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近九成。

如此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试点省市在三个方面的创新探索:

一是协同建设区域间协商机制及运营体系。重庆协调建设包括西部12省(区、市)、海南和广东湛江在内的“13+1”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牵头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有序开展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会同西部5省区7家企业共建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等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同步设立5个区域公司,加快运营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区域间信息和大数据共享中心。重庆牵头建设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可实时查询沿线各地铁路、港口等信息,并能对沿线省区市的货源、车板、船期等进行调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建立区域间金融协同服务机制。重庆支持中国建设银行组织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分行和驻境外机构共同签署《中国建设银行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跨境结算、国内国际贸易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截至2021年,沿线的建行13家境内分行与4家海外分行紧密联动,利用跨境贷款累计为境内企业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逾700亿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除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京津冀,通关物流数据共享平台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三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通关物流数据共享平台,推进三地海关通关、口岸物流数据“上链”,已实现北京市商务局、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天津港、唐山港的区块链节点对接和数据“上链”工作。通过京津冀海运物流数据共享,可将天津港、天津海关、唐山港等海运港口的船舶信息、舱单信息和码头装卸货、堆场提货、进出港区闸口数据以及北京进出口企业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的报关通关状态,采用区块链方式在京津冀三地多个节点记录,实现数据快速同步共享,保证数据真实性和时效。相关部门也可实时掌握海港物流状态,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优化服务。

2022年,中欧班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有效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欧班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产品。

通过多地协同,中欧班列正奔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为稳外贸贡献更大力量。重庆、成都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就班列开行相关工作定期沟通。成渝两地签订《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明确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成渝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平台公司在统一品牌、统一开行数据、统一售价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共享双方开行信息,共同确定班列月度运行计划和运价安排,推进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运输模式创新,在运营标识、基础运价、车辆调拨等方面实现协同统一。